新闻动态

  • 课程回顾 | 清华经管学院肖星教授《创业者的财务思维》主题分享会成功举办 前言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未来的发展趋势,依托清华经管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并结合清华x-lab丰富的活动资源及培育经验,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推出创新能力提升在线证书项目。2025年6月25日晚,在线证书项目(第二期)线下直播课第二讲《创业者的财务思维》开讲,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院长肖星进行主题分享,线上线下共计9500余人观看并参与讨论。课程从财务视角剖析了创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逻辑,帮助创业者理性看待挑战,为学员提供了科学创业的实用指导。创业企业的挑战肖星教授肖老师表示,创业之路充满挑战,而科技型创业企业首当其冲的挑战便是如何实现商业化盈利。2021年以来,私募股权募资规模持续走低,市场资金结构深度调整,“募资难”已成为普遍现象。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发明专利实施率及产业化率相对较低,也说明了科技创业的难度。课程现场面对复杂的创业环境,肖星教授强调,构建科学的财务思维非常关键。建议创业者理性看待挑战,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构建财务思维,实现商业化的成功跨越,在不确定的市场中 2025-07-02
  • 2025深圳可持续教育创新论坛举办 6月20日,由清华x-lab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深圳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创新管理研究院协办的“2025深圳可持续教育创新论坛”在深圳市福田保税区河套深港国际科技园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政产学研及国际组织多方力量,以前沿视角解构教育创新密码,为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构建提供了“深圳方案”。1政产学研联动,全球视野赋能本土实践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磊在致辞中表示,深圳正以创新驱动探索具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新范式,构建了覆盖全学段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推进了教育数字化,建设智慧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并创新“大思政课”体系,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育人实践。袁磊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政校企社多方协同,期待论坛搭建合作桥梁,汇聚各界智慧,共同构建教育共同体,为培养时代新人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何平在致辞中表示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价值观塑造和行动力培养,双创教育应成为重要载体。清华经管学院通过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搭建产学研实践平台等创新举措,着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维范式与创新创造能力,并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体系。 2025-07-02
  • AI创享双驱日——清华x-lab入驻团队对话&云天励飞智创应用沙龙成功举办 6月26日,由清华x-lab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深圳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创新管理研究院协办,云天励飞支持的“AI创享双驱日”成功举办。作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创新管理研究院暑校活动的重要板块,本次双驱日活动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通过“清华x-lab入驻团队对话”与“云天励飞智创应用沙龙”两大主题环节,为与会学生打造了一个集学术研讨、产业实践、文化交融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在这场跨越国界的知识盛宴中,与会者不仅与清华x-lab入驻团队深入探讨了AI技术的前沿发展,更实地探访了深圳标杆科技企业,亲身体验了中国创新之都的科技魅力。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跨学科的思维交融,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收获了独特的创新启示。活动伊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左剑恶发表开幕致辞。左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深圳作为创新之都,孕育着敢为人先的基因,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扎根于此,以“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为办学宗旨,重视产学研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左教授强调,本次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国际学生与优秀初创企业深度对话、参访云天励飞等领军企业,不仅为全球青年学者搭建了了解中国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的重要平台,更构筑了 2025-07-02
  • 瑞士百达集团捐赠清华x-lab,共育创新人才,助力可持续发展 2025年6月10日,瑞士百达集团捐赠清华x-lab仪式在清华经管学院建华楼举行。瑞士百达集团股权合伙人暨瑞士百达资产管理亚洲区首席执行官赵俊杰、瑞士百达资产管理亚洲区投资解决方案董事总经理鲍慧颖,以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何平、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苏郁松、清华x-lab主任郝秀清出席仪式。捐赠仪式开始前,与会嘉宾首先参观了清华x-lab“三创”教育实践场地。清华x-lab主任郝秀清向嘉宾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发展历程与成果:作为清华大学于2013年发起的重要“三创”教育平台,清华x-lab根植于经济管理学院,联合校内十六个院系共建,致力于为全校师生及校友提供覆盖“创意、创新、创业”全链条的公益性教育。平台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为使命,通过汇聚近百位行业专家资源,为创业团队提供全方位指导。成立至今,清华x-lab已累计服务师生校友9.6万余人次,通过课程体系、品牌赛事、论坛讲座等多元活动构建了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孵化培育创业项目2800余个,其中960余个项目成功注册公司,280余支团队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总融资规模突破191亿元人民币,彰显 2025-06-16
  • 清华x-lab“AI+创业实训营”期末成果汇报圆满落幕,创新力量绽放未来 2025年6月,清华x-lab“AI+创业实训营”期末成果汇报在清华大学建华楼x-lab开放交流空间成功举办。本次汇报集中展示了实训营学员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吸引了行业专家、投资人的关注,成为AI创业教育与实践融合的创新性活动。本次期末汇报的评委由北洋海棠基金投资人、尚势资本合伙人马浩,水木清华校友基金合伙人丁昳婷,智谱Z计划(大模型产业加速器)总监邓瑞恒担任。项目亮点: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并重实训营期间,学员们通过企业参访、专题讲座及实战演练,获取前沿技术动态与产业实践经验,深化了对AI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本次汇报的12个AI+创新创业项目,覆盖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教育科技、跨境电商等前沿领域。学员互评在期末汇报正式启动前,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互评与深度讨论。其中,“涌现资本”项目负责人付宗亮在小组讨论中聚焦三大AI应用方向:其一,探索AI大模型赋能金融二级市场的技术路径与商业前景,分析量化交易、风险预测等场景的落地可行性;其二,提出基于AI Agent的糖尿病个性化预防与治疗方案,涵盖智能饮食管理、动态健康监测等创新模块;其三,关注AI宠物机器人赛道,研讨技术成熟度与市 2025-06-16
  • 课程回顾|AI+创业实训营:从工具变革到群智融合—新趋势与新产业 从工具变革到群智融合新趋势与新产业6月9日上午,清华x-lab主办的“ AI+创业实训营”第十一次课程在清华大学建华楼清华x-lab开放交流空间开讲。浙江财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张文宇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围绕《从工具变革到群智融合:新趋势与新产业》为我们揭示了AI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历程、未来趋势、群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践经验,提出了对AI浪潮下人性价值观的再思考,活动由清华x-lab主任郝秀清主持。“实训营”面向在AI领域有创业想法或实践的清华大学在校生及校友,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与产业应用场景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复合型AI人才。报名十余天,500余名同学进行了课程咨询,近300名学生提交了报名材料,经过评审,最终50名学员入营,部分课程开放百余位旁听席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与未来趋势张文宇教授授课课程伊始,张文宇教授介绍了AI大模型的发展历程。早期的人工智能被称为弱人工智能,只能识别特定的计算机语言,而GPT的诞生揭开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序幕,数字社会真正进入了以AI驱动自主化和个性化的智能时代,因此2022年也被称为通用人工智能元年。进一步地,张文 2025-06-16
  • 深化中德创新合作,TIE²国际创新加速营2025中国站圆满举办 TIE²国际创新加速营中国站项目背景清华-TUM国际创新加速营(TIE²)项目是清华x-lab与慕尼黑工业大学(TUM)自2016年起建立的长期合作项目,旨在为具备“硬科技”背景和创业热情的学生搭建了解国际市场、拓展跨国关系的平台。该项目在疫情期间转为线上进行,并于2023年迅速恢复线下互访。项目每年举办两次:四月,TUM师生代表团访问清华(TIE²中国站);十月,清华x-lab带领清华创业团队回访慕尼黑(TIE²德国站),同时参访当地创新机构与企业。TUM代表团及清华代表团合影汇聚智慧,探索前沿2025年4月21日,TIE²中国站在清华大学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日程紧凑丰富,为参与者深入了解中国市场、拓展创业视野提供了宝贵机会。慕尼黑工业大学代表团由TUM FOR TE部门负责国际事务的Juliana Bonitz女士带队,成员包括来自人工智能、软件开发、车辆运载、医疗健康及可持续能源等前沿“硬科技”领域的5支创业团队。清华x-lab主任郝秀清老师在开幕式上对代表团致以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清华大学及清华x-lab的创新创业生态。郝秀清老师介绍清华x-lab聚焦热点,深度研讨针对事先收集的两 2025-06-16
  • 活动回顾 | 清华x-lab参访华为&闭门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6月5日,华为云初创生态携手清华x-lab共同为x-lab培育的项目及“AI+创业实训营”的创业学子,举办走进华为北京研究所合作交流及项目路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于共同探讨基于客户场景的AI应用商业化机遇,以及如何借助华为在全球的生态价值网络加速商业化和全球化,抓住行业变革的发展机遇。清华x-lab主任郝秀清在交流活动中表示,华为云初创生态为x-lab创业项目提供了专业赋能与资源支持,她对此致以诚挚感谢。同时期待未来双方持续依托华为云生态体系,深化资源协同与双向赋能机制,助力清华优秀学子及创业项目加速成长,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突破。清华x-lab主任郝秀清华为云初创生态发展总监邓泉结合一系列客户AI需求场景和落地案例,介绍了华为云在支持初创企业加速商业化所能提供的多维度支持。特别是在创业全球化方面,他表示依托华为30年来在170多个国家所积累的客户关系、生态网络、市场认知和本土运营能力等,为初创企业提供产品、技术、服务、经验、伙伴和生态等方面的全要素出海支持,加速创业全球化。华为云初创生态发展总监邓泉华为云战略与发展部总监王利,现场就AI产业的商业落地机会和 2025-06-16
  • 课程回顾 | 解读AI时代早期创业的资本密码与生存法则 TsinghuaX-lab在清华x-lab最新一期AI+创业实训营课程中,星连资本(Z基金)主管合伙人张鸣晨以早期创业的早期融资与商业模式设计为主题,系统拆解AI创业的底层逻辑与资本运作法则。PART.01创业本质:推动社会进步的底层革命张鸣晨提出创业是底层推动的核心理念,以英伟达、YouTube、SpaceX等科技巨头为例,指出伟大企业都始于小体量积累。他特别强调生成式AI未来十年将带来全球生产力革命,预测软件应用市场将呈现三维发展模型:基于大模型的场景应用(宽)、快速迭代产品(快)、垂直行业深度赋能(深),并以AI蛋白质探索案例展示技术落地的指数级效率提升。主讲人张鸣晨PART.02资本寒冬下的创业生存法则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领域融资达1100亿美元(同比62%),中国占比居全球第二。但张鸣晨提醒创业者:创业仍是小概率事件,需建立融资生存法则:首轮融资规模至少应覆盖18个月运营成本,首轮融资稀释一般控制在10-20%,并鼓励设置15%期权池(4年兑现期)实现人才激励。他特别强调快速融钱股权比例,建议创业者把握Pro-rata跟投权和反稀释条款两大融资利器。PART.03CEO 2025-06-16
  • 课程回顾 | 清华x-lab AI创业训练营聚焦机器人产业与大模型硬件未来 TsinghuaX-lab●●●PART.01 中国机器人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近日,在清华x-lab举办的“AI+创业精英训练营”系列课程中,业内专家深入探讨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地瓜机器人技术副总监秦玉森指出,当前机器人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行业与产业相关性弱、复杂系统可靠性低(如MTBF低、外壳易碎、电机抗震性差、线束稳定度不足、电池及传感器抗冲击能力弱)等问题。此外,上下游商业逻辑尚未打通,例如Realsense传感器长期占据市场且价格昂贵,主要因为其技术门槛高,而当前机器人市场体量不足以支撑更多竞争者。同时,公众对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的预期过高,也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主讲人秦玉森PART.02中国优势:成本控制与产业差异化尽管面临挑战,秦玉森老师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擅长以较低成本实现较高性能,未来将逐渐从产业同质化内卷走向差异化内卷,这将孕育出更多创新。他还强调,与泛机器人行业的十年2500亿人民币,2022年330亿相对比,人形机器人在2024年到2025年Q1统计的70亿左右的投融资,并不算很大,机器人领域的投融资体量仍然较小,人形机器 2025-06-16
  • 清华x-lab“AI+创业实训营”课程回顾 | 创业公司如何选好&用好大模型 智谱柴思远分享创业公司如何选好、用好大模型在清华x-lab举办的“AI+创业训练营”系列课程中,智谱企业商业技术中心总经理柴思远先生为学员们带来了主题为“创业公司如何选好用好最适合自己的大模型(进阶)”的精彩课程,为创业公司在大模型应用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01大模型应用落地的五个阶段柴思远先生首先介绍了大模型应用落地的五个阶段,包括预训练、微调、Prompt工程、工程化以及模型层和应用层的结合。预训练阶段通过大量无监督训练学习语言的普遍特征和模式,为通用任务打下基础;微调阶段则通过对模型进行微小调整,使其更好地适应特定任务和领域;Prompt工程关注对任务和需求的精确描述,帮助模型更好地理解输入文本;工程化阶段则涉及将模型与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对接,设计产品交互逻辑和功能;最后是模型层和应用层的结合,实现大模型在实际业务中的落地应用。主讲人柴思远02指令工程与模型微调课程中还重点讲解了指令工程和模型微调的相关内容。指令工程强调清晰明确的指令对于模型理解和执行任务的重要性,通过优化指令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而模型微调则需要高质量的数据、训练算力以及算法知识背景,与微调相比,指 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