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问致新
- 多模态交互陪伴机器人 -
项目简介
汤问致新致力于打造最还原、最智能的消费级具身机器人伙伴,基于交互机器人方向领先的机器人+AI 技术与团队,实现桌面级机器人在外观、运动、交互、智能等方面的突破,使机器人真正进入用户的三次元世界,成为他们的贴心伙伴与智能终端。前期公司通过与各 IP 方达成授权合作,瞄准 IP 自身粉丝群体,再进一步推出基于自主 IP 的 C 端机器人终端产品。
硬核技术与产品思维的碰撞
汤问致新核心团队由三位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经验的年轻人组成。

创始人兼CEO孙翔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曾主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其参与研发的“中国天眼FAST馈源支撑缆索及滑车检测机器人”已实际应用运维。联合创始人兼COO曹长丹是清华大学22级硕士,拥有连续创业经历,创业项目累计实现千万级营收,擅长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产品价值。担任CTO的21级本科生俞阳阳,曾参与了清华大学AIR研究院大模型与智能体RA、华为大模型算法开发。
孙翔宇的精密机械研发经验、曹长丹的项目产品定义与运营能力与俞阳阳的大模型技术积累,创始人学科背景互补,使得团队形成了覆盖硬件、算法与商业化的完整能力链。
从收藏品到情感载体的进化
团队的创业灵感源于对当代年轻人情感需求的深度洞察。团队成员发现,Z世代消费者既热衷于收藏潮玩手办,又习惯通过Character.ai等平台与虚拟角色进行情感互动。虽然市面上有种类繁多的潮玩与手办产品,但静态手办缺乏交互能力,只能用作收藏或装饰,而数字角色又缺失实体陪伴感,年轻用户渴求的智能陪伴载体尚未出现。
这种割裂启发出他们的核心构想:通过多模态交互技术,赋予实体潮玩视觉感知、语音对话、肢体动作等能力,让“手办”真正升级为懂得倾听与回应、陪伴用户的“手伴”。正是这种技术关怀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技术极客与产品先锋的跨界探索,促使多模态交互陪伴机器人的成型。
目前,汤问致新已获得B端订单;桌面级的小手办机器人将具有广阔的C端市场;自研微型小回差电机系统与刚柔结合设计,兼顾机器人的精致外观与动态运动,新近的小版本的optimus大获好评,相信与手办结合将是一个大的市场。
在质疑声中锻造产品韧性

创业初期,团队遭遇来自多方的质疑。硬件从业者认为消费级机器人难以平衡成本与性能,AI专家质疑多模态交互的技术成熟度,潮玩圈用户担心智能化会破坏收藏品的纯粹性。面对这些挑战,团队怀揣梦想,勇于面对质疑,坚定地通过市场调研与密集研发,证明了团队的判断与能力。在团队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收到了来自用户的认同,也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帮助。清华大学x-lab、清创汇智研究院等许多老师们为团队提供了无私的支持。
团队更宏大的愿景是推动构建人机交互新范式,使智能机器人拥有类人的流畅交互能力,构建具身智能感知-决策-运动的通用模型,并应用于娱乐、陪伴、教育、康复等场景,让机器人技术更加贴近人类日常生活,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贴心伙伴。
汤问致新的故事,是一场技术与温情的邂逅。他们以创新的多模态交互技术,将冰冷的机械赋予温度,让机器人从工具蜕变为伙伴。未来,这支团队将继续深耕人机交互的边界,用科技的力量填补情感的空白,为世界带来更多温暖与可能。
- End -
供稿:汤问致新
撰文:李天航
编辑:谢薇
责编:葛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