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故事

第十二届“校长杯”团队故事汇 | 光子芯力:全波光电融合智能计算芯片

发布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10

图片

全波光电融合智能计算芯片



项目简介

光子芯力专注于光电融合计算芯片研发,致力于突破后摩尔时代的算力瓶颈。团队开创性地采用全波计算技术路径,融合光学与电子学的双重优势,开发出具有高算力密度、低功耗特性的新一代计算芯片,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领域。依托清华x-lab的创业支持平台和高校研发资源,团队已实现多项理论突破并完成初版芯片设计,正积极推进首代产品的流片验证。秉持“以光之力,突破算力瓶颈”的使命,光子芯力坚持科学严谨的研发态度,期望成为全波光电计算领域的开拓者。


01


志同道合,共赴星辰

图片

创始人杨其晟在清华求学期间,通过跨学科的学术探索和数十万篇文献的深度调研,捕捉到光计算技术的革命性潜力。他意识到,高集成度、低功耗、低成本的光计算芯片将成为后摩尔时代的破局关键。面对技术落地的重重挑战,他并未退缩,而是深感时代召唤:“作为新一代集成电路从业者,当仁不让。” 这份创业初心凝结着三重维度:产业维度上,创业是实现光子计算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技术维度上,唯有产业化才能破解光电异构的跨学科难题;个人维度上,创业是知识赋能产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力举措。

这份远见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清华伙伴,数学奥数金牌得主林国昌为团队注入严密的算法思维,深耕半导体产业的学者陆蕾带来宝贵的产业资源与资本视野,而创始人杨其晟光电融合的交叉背景则构筑起技术创新的护城河。技能互补是表象,共识才是根基。对“光子摩尔定律”的坚定信仰,让这群追光者成为突破算力瓶颈的利刃。技术理想与产业使命在此交汇,碰撞出无限可能。


02


逆流而上,破茧成蝶

在创业初期资源匮乏的困境中,光子芯力团队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的精神,将挑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这支小而精的团队以“启发式算法”般的智慧,在与客户的每一次交流中动态优化战略方向。清华x-lab平台的创业支持更为他们提供了关键的培育资源和专业指导,成为团队早期发展的重要助力。


面对光计算领域这座技术高峰,团队成员始终保持着半导体行业“仙童”般的开拓精神。他们享受从零到一的创造过程,在每一次理论突破和方案迭代中收获成就感。正是这种对技术极限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后摩尔时代”产业使命的共同信仰,让这支团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依然完成了初版设计方案,并稳步推进第一代芯片的流片验证工作。


03


光与电的协奏曲

依托高校雄厚的研发资源,光子芯力团队开创性地开发出基于全波计算技术路径的光电融合芯片。该技术通过巧妙融合多种光学原理,充分发挥光在线性计算和电子在非线性计算中的各自优势,实现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更紧密的融合创新,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提供了革命性的算力解决方案。

图片


这款凝聚团队智慧的光电融合芯片,其研发历程展现了严谨的技术演进路径:从最初的理论突破,到反复迭代的设计方案,再到最终的流片验证,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在此过程中,来自行业专家的市场反馈成为重要的研发导向,这些志同道合的技术先驱与团队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循环。


光电融合芯片既标志着光电计算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更凝聚着团队“以光之力,突破算力瓶颈”的坚定信念。每一颗芯片都闪耀着团队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推动计算技术革新的使命,在光与电的完美融合中,开辟着算力提升的全新路径。


04


光芒万丈,照亮时代

于光子芯力而言,真正的里程碑尚未到来。“只有芯片实现在具体场景下的规模应用,才是值得庆贺的时刻。”团队对未来充满期待,但也保持清醒。他们深知,前方的路依然漫长,但每一步都离目标更近。创始人杨其晟看来,创业历程就是一场持续的自我超越。通过不断深化认知、扬长避短,带领团队向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未来的目标上不封顶,更重要的是解决好当下的事情”,脚踏实地的务实理念正指引着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以光之力,突破算力瓶颈”,光子芯力的愿景宏大而坚定。他们的故事,就像一束光,穿透迷雾,照亮未来的算力世界。而这束光,终将汇聚成星河,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