焓元新材料
瞬间释放巨大热量的特种新材料
含能放热材料的革新产品
项目介绍

焓元新材料团队自主研发的核心装备能够进行小批量含能纳米薄膜生产。含能纳米薄膜采用两种具有化学反应性的金属原材料,采用镀膜工艺形成多层薄膜结构,薄膜厚度在几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其具备极高的放热特性,能在外界能量诱发下瞬间释放高达1000~1500℃的高温,是一种“卡脖子”特种功能材料。可以作为局部热源,替代传统钎焊工艺高能耗的加热炉环节,是一项传统工艺的革新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微波器件、高功率器件封装、靶材绑定等领域;也可以作为引信材料,在航天军工中有广泛应用。
团队成员
彭徽博士,CTO,来自北航院士团队,主要从事高温防护涂层材料及先进装备技术研究,主持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项研究成果获得转化应用,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
马波,CEO,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清华经管MBA在读,熟悉航天军工业务,擅长to B大客户拓展。
王皓博士,COO,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表面涂层研究所方向,擅长科研管理,有丰富知识产权工作经验,负责公司的科研管理和运营工作。
宋钧宜,高级研发经理,彭徽老师的在读学生,具有丰富的材料研发工作经验,现主要负责纳米含能薄膜的工程化技术开发及产品性能优化。
创业故事
创业的缘起可以追溯到2012年,当时团队的技术带头人彭徽博士开始使用进口设备进行自蔓延纳米薄膜放热技术的研究,希望能开发一种能够瞬间释放巨大热量的特种新材料。马波与彭博士于2014年因设备维修而结识,双方互相信任,志同道合。
2020年开始,军工和航天等方面的需求陆续出现,但国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产品,彭博士便组织团队自行设计研究纳米薄膜技术,并成功研制出第一代国产原型机,薄膜样品放热水平达到国外同等水平,并和相关单位签订了持续研发协议。彭博士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团队发现含能纳米产品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可以作为热界面材料替代传统钎焊的高耗能的加热炉环节,解决很多传统工艺无法克服的痛点。于是,团队决定共同持续将这种材料产业化。

创业充满了艰辛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团队成员夜以继日地坚守一线,攻坚克难,不言放弃,不断调整产品性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他们犹如航行者,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对狂风巨浪,他们坚定信念,驾驭风浪,勇往直前。每一次航行,都是对未知的探索,每一次成功,都是对梦想的追求。他们的决心和毅力为我国新材料领域的突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创业过程中,团队充分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朋友的支持与鼓励,并在介绍客户、引荐投资人等方面为团队积极赋能。同时,在清华x-lab的帮助下,团队得到了办公场地和创业辅导等支持服务,并参加了平台组织的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提升了项目质量。正事源于这些涓滴支助,不断汇聚成河,时刻激励着团队前行。
未来发展
未来,焓元新材料团队希望含能纳米薄膜能够成为一种标准耗材,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客户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焓元新材料团队的创业故事,是无数创业者奋斗的缩影。他们面对困难,始终不放弃梦想,一步一个脚印,终将走向成功。他们的成功,是历经磨砺后的结晶,是坚持不懈的成果。正如团队CEO马波所说:“创业是一个历练的过程,不确定性是常态,面对困难,保持信念,最困难的时候往往孕育着最大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