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海能源
下一代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产业化引领者

项目介绍

镍锰酸锂作为最有潜力替代磷酸铁锂与三元体系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更加安全、环保、高充电效率的优势,然而其产业化多年来一直受限于正极与电解液发生腐蚀反应导致低循环寿命的问题。华海能源团队通过业内首创的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工艺对镍锰酸锂正极进行包覆,得到了膜厚均匀可控、元素精准导入的包覆界面,使镍锰酸锂达到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标准,实现了产业的突破。

团队成员


武怿达 创始人/CEO/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博士、博后,清华经管MBA,国内镍锰酸锂科研带头人、申请专利60余项,负责建立首条镍锰酸锂材料产线,拥有丰富的锂电池全段开发经验。
谷强 联合创始人/CTO,连续成功创业者,清华经管MBA;拥有4家新材料公司,其中一家为专精特新企业。
耿硙 联合创始人/COO,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硕士、清华经管MBA,先后任职于奔驰、IBM、Apple等企业供应链部门。
文逸群 联合创始人/市场开发负责人,华南理工车辆工程学士、清华经管MBA,曾任蜂巢能源海外总经理、孚能科技投产总监、北京奔驰投产经理。
金勋 联合创始人/战略规划负责人,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学士,德国布伦瑞克应用技术大学硕士,历任某新能源车企总经理、理想战略负责人、麦肯锡资深咨询顾问、奔驰高级经理。

创业故事


梦想起航:多元团队共筑锂谷梦
华海能源的核心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却拥有着共同的梦想与目标。他们深受美国硅谷创业精神的启发,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聚焦于下一代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镍锰酸锂的产业化。
团队成员深知,中国新能源产业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和先进的技术,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相信,中国将成为世界锂谷,而推动这一进程的源动力正是材料的变革。因此,团队成员一拍即合,决定投入所有精力,将华海能源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能源材料公司,共同建设中国未来的锂谷。
克服挑战:创新路上砥砺前行
华海能源团队在创业初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采用了创新的工艺路径,整个制备过程大大减少了湿法制备环节,能耗减少45%,总成本降低18%,整个过程绿色环保可持续。然而,这也带来了生产工艺的巨大改变,如何将过去的生产工艺与新的生产方式融合成为一个难题。为了验证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团队需要购置大量仪器设备,但由于资金有限,购买设备几乎不可能。
面对困境,团队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走访了16家材料设备公司,以试验的方式在不同公司进行了多次研发试验,实现了超低成本研发。尽管最终没有购买大多数设备,但他们通过与设备公司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华海能源团队用智慧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用坚韧和创新在创业路上砥砺前行。

感恩相伴:良师益友助力前行
华海能源团队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良师益友的支持与帮助。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黄学杰老师,作为团队核心成员武怿达博士的老师,十几年来对镍锰酸锂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对学生的栽培指导,为团队攻克技术难题奠定了基础。清华x-lab的夏立老师则在商业方面给予了团队无私的支持,引导他们从用户需求出发,明确了公司发展方向。
团队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在实验室第一次收到谷强同学的材料样品。谷强同学利用其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业知识,成功解决了困扰团队多年的包覆均匀性问题,为镍锰酸锂材料研发打开了新的思路。此外,团队成员的家人和朋友也给予了他们坚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发展规划:迈向产业化之路
华海能源团队目前已成功建立吨级包覆线,并已为三家产业头部客户提供了样品,首批成品电芯已完成循环测试,结果达到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标准,获得了客户积极的反馈。未来,团队希望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努力,为用户带来安全、高效、环保的新一代电池产品,同时推动整个电池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未来贡献力量。

校友平台:助力梦想扬帆远行
团队最初在MBA迎新活动中了解到清华x-lab,并通过历届学长们的口口相传,逐渐感受到x-lab充满激情的创业氛围和严谨的创业知识体系。随后,他们了解到清华x-lab主办的“校长杯”创新挑战赛,并惊喜地发现许多优秀的明星企业都出自这个平台。
参加校长杯比赛,华海能源团队逐步清晰和完善了自己的创业想法和商业计划。同时,清华x-lab的老师们也给予了他们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反馈,传授系统的创业知识体系,分享其他创业者的成功案例和心得。团队对x-lab老师们无私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有一天能够取得成功,回馈社会和母校,为更多创业者提供帮助和支持。
华海能源
用创新突破技术瓶颈
用坚持克服创业难题
用梦想点燃科技之光
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