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人类面临生态、社会、经济三重危机。其根源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征服自然的线性思维,以耗竭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以及追求享乐、奢靡的生活方式。因此,为改变目前的状态,我们需要弘扬中国古代智慧:道法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串联循环、多样共生、天人合一,称之为蓝色经济。
时间:4月21日晚 6点半签到,7点正式开始
地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伟伦楼508
联合主办: 清华 x-lab
世界自然基金会 - 低碳创行者
清华MBA校友能源环保协会
特别支持: 清华阳光研究院
行业支持: 北欧五国清洁技术联盟中国合作伙伴
亚洲绿色技术中小微企业融资项目
生态创新投资
发言与对话(19:00-20:00):
“清洁能源的平台创业与集成创新”- 清华阳光 总裁 文辉
“公益机构如何推动绿色创新 - 低碳创行者的实践”- 世界自然基金会 低碳创行者 主任 卢伦燕
“绿色创业,公民担当,以及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华盛绿色工业基金会(工信部) 执行会长 李洪彦
“从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到土壤改良,生物农药,有机食品,社区发展” - 国家科技大奖获得者 嘉博文生物科技 CEO 于家伊
主题发言(20:00-21:00):
“道法自然。和谐共生。蓝色经济” - 冈特·鲍利教授
主题之主持: “真正的社会价值投资:生态环保与社会公正的融合,地球资源及弱势群体状况的改善” - 影响力投资基金生态创新投资 创始人 朱盾鸣
“蓝色经济”概念一开始是一个为了要找出由大自然启发,而可能影响世界经济的一百种科技,同时又能提供人类基本需求:饮用水、食物、以及健康方面的庇护。在两千两百三十一篇由同侪研读的文章中,Pauli博士发现了三百四十种创新发明,这些发明在系统化之后有可能像生态系统一样运作。这些文章又再由一群企业策略家、金融专家,以及公共策略制定者研读。再进一步与企业家、金融分析师、企业专栏记者,企业策略学者会谈之后,精简剩下一百种。
蓝色经济鼓励用我们已经拥有的资源去创造我们的各种基本需求。因此,它揭示了一条全新的设计经济生产链条的途径,即利用资源可在层叠系统,将生产一种产品所产生的 废料用于创造一种新的经济产物从而获利。用这种方法将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社会资本进而使收入增加,同时我们基本生活资源和环境也将变得宽松和清洁。因此, 我们可以创造一个让高质量和创新产品更加廉价的经济体系。
演讲人简介
冈特·鲍利(GunterPauli),“蓝色经济”概念创始人。1956 年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鲍利毕业于世界知名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是一名相当成功的创业家,前后共成立过十家公司。1983 年,他获选为第一届“世界十大杰出青年(”10 Persons of theWorld)。1994 年,他又当选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 Forum)未来国际领袖之一。
身为罗马俱乐部(Clubof Rome,研讨国际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的成员之一,鲍利于 1994年决定从企业界退休,创办“零排放研究创新基金会”(Zero Emissions Research Initiatives,ZERI),全心投入研究创新的蓝色经济模式,以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皆能永续发展。目前他己获得联合国环境署,比利时、瑞典、加拿大、美国以及日本等政府或企业的大力资助, 在全球推广“蓝色经济”的商业模式。其畅销书The Blue Economy 已经在美英等主要英语国家、法,德,日、韩、巴西等国出版。中文简体版由中欧出版集团引进,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12 年2 月出版发行。
更多信息
http://www.zeri.org
http://www.community.blueeconomy.de/
*本次活动属“清华大学学生创新力提升证书项目”模块三实践活动,欢迎报名证书项目的同学积极参加,并携带计次卡做好考勤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