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承载着清华学子家国情怀与可持续发展责任担当的首届“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决赛,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伟伦楼国际报告厅拉开帷幕。在此之前,13个分赛场的创新者们奋战24小时马拉松创新挑战,12支队伍成功晋级决赛,他们又将在决赛现场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经过3个小时的比拼,最终第三分赛场——生物技术生产天然染料应用团队成为最大赢家,斩获金奖以及最具技术创新奖;第七分赛场——零排放生物系统团队获得最具社会意义奖;第八分赛场——Zip模块下的慢时装团队获得最具投资价值奖和最佳展示奖。
Hack3创新方案——生物技术生产天然染料应用获得金奖
Hack3创新方案——生物技术生产天然染料应用获得最具技术创新奖
Hack7创新方案——零排放生物系统获得最具社会意义奖
Hack8创新方案——Zip模块下的慢时装获得最佳展示奖
除金奖和单项奖外,清华x-lab与国际合作伙伴日内瓦大学 SDG Solution Space还联合设置了清华-日内瓦大学社会创新交换项目奖学金,日内瓦大学代表现场选出了三支优秀团队,将选出3位清华在校生代表,明年赴日内瓦,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他们分别是:第二分赛场——艾滋病治疗及其预防方面的最新的解决方案,第三分赛场——生物技术生产天然染料应用;第七分赛场——零排放生物系统。
获得赴日内瓦大学学习交流奖学金
据了解,2019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由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清华x-lab),联合iCenter与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共同主办,活动结合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s),设计13个不同主题分赛场。
11月30日-12月1日,在清华大学的经管学院、环境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美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车辆与运载学院等13个院系分赛场,近500位参赛者开展了24小时马拉松创新挑战赛,主题覆盖人类健康、智慧出行、环境可持续发展、未来能源、农业生态、跨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诸多领域带来100多项具体的创新方案。
大学生是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本次活动无院校限制、无院系限制、无专业限制 、无年级限制。参与挑战的学生不仅仅来自于清华大学,更吸引了全国各高校学子的注意力。如: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学院、人民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学生均参与其中。通过此次活动,激发青年学子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教授、研工部副部长刘博涵、国际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汪晖、国际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钟子微、科研院科技开发部主任张虎、教务处副处长刘培、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孙傅、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廖莹、基础工业训练中心Icenter主任李双寿、图书馆馆长王有强、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纪珍、电机系副书记郑泽东、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王健强等校领导以及各院系领导,瑞士驻华大使馆国际合作处副主任雷诺天、日内瓦大学教授日内瓦-清华GTI倡议主任 Francois Grey,以及来自其他高校的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领导和老师们,来自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宝马公司、滴滴公司、柴火空间、申请方等创新企业合作伙伴和创新导师们,与清华各院系师生齐聚一堂,观摩挑战团队的精彩表现,共同为SDG可持续创新赋能。
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有:日内瓦大学教授Francois Grey、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陈昊老师、美术学院教授蒋红斌老师、社科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曲炜老师、航天航空学院副研究员徐芦平老师、德勤华北区主管合伙人施能自博士、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数字解决方案研究部部长宫田辰彦先生、滴滴出行交通工具创新部首席设计师Charles Feng、宝马中国金融服务高级经理Djamila Wilschke、碳9资本创始人冯新、极创资本董事长&合伙人刘新、相泰资本合伙人王秋虎、育影响力投资基金合伙人张红岩等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评委将参照是否符可持续发展主题定位、问题的需求程度、应用面临的挑战、可持续性、现场表现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根据综合得分,为十二个参赛团队的表现做出最终的评判。
比赛开始前,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执行主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日内瓦-清华倡议顾问委员会主席Nikhil Seth先生从联合国发来寄语视频。他表示,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是首个在亚洲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举办的创新挑战赛。我们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很荣幸作为日内瓦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伙伴参与其中。这是一场在数百名年轻人中开展的独一无二的体验式学习之旅,这些学生、研究人员和行业导师协同合作,一起探索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健康医疗、未来能源、跨文化交流、时尚产业和环境等领域的问题。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教授在现场致辞中表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希望青年学生可以不断通过这样一种聚焦可持续的创意创新挑战活动,在思维的碰撞和头脑风暴中变得更加具象,在跨学科的交流与团队的合作中更加落地。挑战中获得成长,交流中拓展思维,让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我们这次活动参与者的共同的信念和方向。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教授
瑞士驻华大使馆国际合作处副主任雷诺天先生在致辞中谈到,联合国的报道中提到过像这样的创新创意活动至关重要,这是在建立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可持续性发展所必须的。因为这是可实现的,这是整个人类要面对的未来。
日内瓦大学教授Francois Grey作为评委代表,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在日内瓦、北京以及世界上其他的城市都在寻找一些最好的方式,帮助年轻人向前发展,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其他的领域,帮助他们在现实社会能够实现自己的想法。我们需要各位的支持,需要企业的支持,也需要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各个部门的支持,同样我们也需要政府的赞助,如果我们通力合作,就可以从今天开始共同地帮助年轻人重新塑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