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行者 | 让“黑科技版”二校门刷屏的创业团队到底什么来头?

发布时间:2018-07-10浏览次数:136

编者按

清华园的标志——二校门。一座青砖基座、白玉石砌成的三拱石门,中间一道弧度完美的大拱门之上,镌刻着清末大学士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不久前,二校门迎来一次维修粉刷。近日,一则关于二校门维修提前完工的消息传遍了清华园的朋友圈。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修复,除了整体粉刷、修复砖块“钙化”“粉化”、修补裂痕、处理灰尘、松动等问题外,全新亮相的二校门还加入了一点“黑科技”——喷涂上了“易净星”创业团队捐赠的隐形镀膜剂产品。“貌美肤白不怕脏”的二校门看得人目瞪口呆。

这个将二校门推成“网红”的易净星究竟什么来头?今天不妨跟我们起底这支从清华x-lab走出来的创业团队。

初绽头角

时间回到2014年,首届“校长杯”创新挑战赛半决赛展示现场,一杯泥水分别从两块玻璃上倾泻而下。结果是:一块玻璃沾满泥水,另一块则完全没有留下水迹。

“哇!”伴随着评委老师一片惊叹声,负责演示的肖鹏飞璀然一笑,揭开谜底:“没有任何水迹残余的玻璃,是涂抹了我们创新产品易净星隐形镀膜剂。”

肖鹏飞曾是清华大学医学部的研究生,他研发的隐形镀膜剂,能有效解决玻璃雨天浸水、粘泥尘、粘油渍、冬天雪霜结冻以及玻璃老化等一系列问题。然而这么好的产品起初在汽车4s店出售时,却是零销售。可没想到的是,已经被市场冷水泼得信心全无的肖鹏飞,却在清华x-lab发起的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创业评选中意外获得了一等奖。并拿到了第一笔融资。随后,他们先后研发了玻璃隐形防护剂、车漆隐形防护剂、超自洁材料、朗视星防雾型毛巾和朗视星防雾型眼镜布等。

工科生的x-lab之旅

2014年3月,肖鹏飞正式创建了北京易净星科技有限公司,他担任公司CEO。清华生物医学系研三学生王同舟、武远泉分别担任公司产品经理和人事经理。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的高度成熟化,让三位清华在校生在学生创业大军中格外醒目。

一次采访中,肖鹏飞坦言,创业开始时,对于清一色理工科背景的几个合伙人来说,商业模式选择、产品推广与营销,是创业过程中的“拦路虎”,让他们头疼不已。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和资源,也往往影响项目进度。于是他从实验室转战到清华x-lab,每一堂讲座他都不放过,慢慢地他理清了公司的市场定位,竞争分析,股权架构等问题。通过与有实战经验的老师沟通使肖鹏飞明白,产品销售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起初,肖鹏飞一边广撒网研发产品,又舍不得小生意,公司没有方向和重心。x-lab安排的创业技术指导老师问他:“你是想单纯做个生意,还是想干一番事业?”他才意识到,要从广撒网的发展定位上转移,聚焦到重点产品、核心产品的打造。“我想让易净星更有价值,我想让易净星成为世界级领先的新材料企业,实现利用前沿材料,改变生活的理想。”

同道中人的大本营

除了平日里阅读了大量书籍,“恶补”商业知识,他和团队还常常旁听讲座和清华MBA相关课程,在x-lab,他们得到了公司战略、公司运营、产品销售、推广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在这里,不同项目成员们交流经验,切磋砥砺,让团队受益匪浅。肖鹏飞还认识了清华在读MBA郜霞,她具有丰富市场开发以及大客户营销工作经验,肖鹏飞将她吸纳加入团队。“我们完全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技术类型的团队,缺乏竞争力”肖鹏飞非常清楚公司短板,“为此我们不断寻找相关的合伙人,为我们团队带来新的价值。”

在清华,不乏优秀的创业团队,尽管这群创业新兵各有所攻,可如同“易净星”一样,许多团队的大本营却是同一个——清华x-lab。这个成立于2013年,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起,联合14个院系合作共建的平台,倡导学科交叉、探索未知、体验式学习与团队协作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围绕三创(创意、创新、创业),探索新型的人才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学习创意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和执行能力,造就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清华x-lab不仅成为北京市科委授牌的第一批“众创空间”,也是唯一获此荣誉的高校机构;同时,还被中关村管委会认定为“创新型孵化器”和“中关村(清华)梦想实验室”。

它像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许许多多创新创业的种子正在窜出绿芽。

下一个开花的,可能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