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清华x-lab“创业与创新:以色列洞察”学习之旅开启。本次学习之旅由清华x-lab、希伯来大学、宜信共同组织,包含“国际前沿科学家领衔授课、以色列创新标杆企业探访、以色列最活跃风投基金对话、业界交流”等多个学习模块。
1st Day:千年圣域人文体验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创新创业之旅首站为耶路撒冷老城。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最具宗教气息与历史底蕴的地方。老城中汇集了犹太教哭墙、圣殿山、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既是千年圣域,亦为应许之地。
2nd Day :希伯来大学创业课程
世界顶尖的希伯来大学(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是犹太民族的第一所大学,同时也是犹太民族在其祖先发源地获得文化复兴的象征。它拥有百年历史,是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被称为“中东的哈佛”。此次以色列之行,由希伯来大学的名师和行业专家学者,讲述“如何打造面向国际的创业企业”。
第一堂创新创业课程“Introduction to AI and Machine Learning”由Lev Muchnik教授讲授。Lev Muchnik教授在社交网络与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前沿的学术成果,他讲授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与大数据的关系,同时对General AI与Super AI的未来进行阐释。
第二堂创新创业课程“Medical Innovation and the future of human on a chip”由Kobi Nahmias教授讲授。Kobi Nahmias教授是生物科技科学家,曾在哈佛医学院担任老师,同时是两家生物科技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教授介绍了希伯来大学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并讲述了他本人所创立公司Tissue Dynamics的前沿科技与商业模式。
课程之余,同学们参观希伯来大学Edmond Safra校园,探访爱因斯坦资料馆,感悟希伯来大学的创新之路。
11月12日,清华x-lab、希伯来大学、宜信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实践双方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交换学习、创新创业平台的共建及业界学界的学术交流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高建教授、希伯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Zvi Wiener教授、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刘大伟、清华x-lab执行主任毛东辉老师等嘉宾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同学们在希伯来大学创新创业中心(HuStart)参加Workshop,与HuStart孵化的几家初创公司进行互动讨论。HuStart的创业导师讲述从华尔街到FinTech创业的经历,随后即时通讯软件Vimi和电商购物聊天SaaS应用Gamitee分享了产品创意与创业历程。
3rd Day :工业物联网前瞻
同学们参加了以色列工业物联网论坛(Industrial IOT Forum 2017),现场聆听业界和风投机构对工业IOT领域的观点,并见证GE创新创业大赛冠军角逐之战。
当天下午,同学们深度参访了全球领先的双手机摄像头企业Core photonics。Core photonics成立于2012年,旨在让智能手机摄像头能够达到较高的摄像水准,投资者包括三星、CEIIF李嘉诚旗下Horizon Ventures等机构。创始人讲述了Core photonics在光学、力学、图像质量和图形处理等领域的前沿科技,并进行现场演示与互动。
4th Day :创业国度深度探析
第三堂创新创业课程 “From Schumpeter to Shashua 80 years of revolutionary innovation” 由Yishai Fraenkel博士讲授。Yishai Fraenkel博士是英特尔前副总裁,现任希伯来大学CEO,他分析了人类历史上几次革命浪潮,包括蒸汽机、电力和计算机等,并预测下一次浪潮为人工智能。对于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他建议应切入细分的利基市场,或与其他企业形成战略联盟,以迎接科技巨头的挑战。
第四堂创新创业课程“Israel-a country of innovation”由Micki Eisenmann博士讲授。Micki Eisenmann博士是希伯来大学Asper创业创新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是运用建构主义观点,分析创新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这次课堂上,Micki Eisenmann博士剖析了以色列的文化多样性,以及其衍生的创业容错性和冒险精神,分析创业国度诞生的原因。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Hadasit——以色列顶尖医院Hadassah Hospital的技术转移机构,详细了解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和科技转化。Hadasit专注于以色列医疗领域的创新孵化,帮助希伯来大学和Hadassah医院的领先医疗科研成果进行技术转移,实现从技术向商业化的转型。
下面来听听4天来学员的感悟,并请期待以色列创新创业之旅(下篇)。
学员感悟
董亮:
贫瘠的土地上长出了顽强而聪明的犹太人,地中海的阳光里有他的笑容,残酷的战争锻炼着他的血肉,宗教和废墟,金顶与哭墙,犹太,基督,穆斯林,上帝的应许之地,这里的一切属于上帝。
龚华超:
以色列是名副其实的创新国度,如果创业者要选择一个地方思考未来,那么他们将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答案。沙漠的干旱与炎热并没有阻挡这里创造出圣女果。我们在中国司空见惯的水果、饮用水在这里并不是习以为常。如果真的见过了滴灌滴出的绿色,喝过海水淡化的饮用水,听过白发老人十五年的研发故事,那么在中国的沃土创业的我们简直就在天堂,再无任何抱怨的借口。
李旭:
印象最深的有三点:第一是以色列国民的创造意识,希望发挥最大的价值并挖掘最大的资源;第二是命运共同体意识,人需要尊严和依赖,国家民族需要尊严和生存,因而形成命运共同体,个体有意愿主动为集体付出;第三是技术的微创新,包括结构创新和原理创新。
包云泉:
出发以前原打算发现以色列成为创业国度的秘诀,到达以后却发现成功无法简单复制。犹太民族独特的历史和环境,激发了他们力争上游的决心。创新的基因深入他们的灵魂。因此,面对新的事物,我们应该放开成见和定势,用心观察感受。
常光华:
以色列的创新创业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第一是持续创业,很多人都是第二次第三次创业,成熟的经过更多锻炼的人能够创造更大的成功。第二是英语环境,能够更好的向美国学习创新,这与印度在IT业巨大成功不谋而合。此外印象很深的一点是企业家都平和没有架子,这和文化有很大关系,返璞归真不只是在陶渊明的笔下,也是以色列文化里现在鲜活着的,这点值得喧嚣的人们反思。
林璐韵:
在以色列,创业的人有一种坚持与心无旁骛,因为除了努力,他们别无选择。除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失败的态度,实验性失败是被接受而且是值得肯定了。这种氛围带给他们“不畏失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