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环球创新创业之旅 | 一带一路:AIEIP亚洲创新创业夏令营

发布时间:2017-09-19浏览次数:92

Asia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Immersion Programme (AIEIP) “亚洲创新创业夏令营”由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印度商学院三校联合组织,旨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体验亚洲创新创业文化,构建创新创业网络。在这个暑假,三周三校三座城,来自以上三所学校的各20名学生,在新加坡•北京•海德拉巴分别完成为期各1周(共3周)的暑期浸润式体验式学习。

第1站: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7月8日-7月15日)

7月8日,清华大学的20名学生来到狮城新加坡,与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以及印度商学院的40名学生开始了为期三周的学习。在经过团队破冰,60名分属不同国家的学生被划分成10组,每个组都有来自他国的2名学生。

新加坡阶段课程是以培养设计思维,构建商业模式为主题,利用所授的Strategic Growth Canvas商业模型,在四天时间内,让各个团队提出创业计划,并创建自己的商业模型。

课程由Neo Kok-Beng教授讲解,内容包括创新与创业、设计思维、商业模式与客户开发等。作为创新教育、创新咨询与创新企业等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Neo教授在细腻生动又不乏幽默的讲解中,为学生们呈现了诸多创新管理理念。同时,课程邀请到LivinWall、Astropreneurs Hub、TinyMos等创业团队,这些从大学走向社会,并逐步成长起来的初创企业,以自身经历,亲切而细致的讲授了他们初创阶段的故事和注意事项。

在新加坡学习期间,学生们拜访了“Block 71”创业基地,参观了医疗康复、区块链技术和视觉捕获分析等高科技创业团队。“Block 71”作为新加坡创新创业的发源地之一,成功孕育了众多小型科技公司,成为新加坡创新创业的风向标。

相对于理论学习的枯燥,实践阶段课程引入Kickstarter众筹网站的项目申请的结构为模板,设计商业计划,辅助其他创意创业网站,构建商业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完善。

第2站:清华大学(7月16日-7月22日)

在清华大学阶段的学习,项目更多的以“了解市场、产品设计与迭代”为主体,让学生进入到商业计划过程中的中间阶段,对产品进行更为细致的打磨。

经管学院的李习保副教授和高旭东副教授为大家讲授关于中国市场的诸多特点和中国式创新的特色,有别于新加坡的创新模式,在中国的创新创业更注重于将产品迅速推广到市场;因为地理环境和人口的差异,新加坡式创新创业则更多的针对于服务全球用户。

来自奥迪中国的嘉宾Petro以“设计思维”为课程核心,详细讲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要点和需要避免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实践活动,为产品的细化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想法。知识产权专家Ziv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特色等问题与学生们进行了交流。

学生们还参观了孵化器公司Plug&Play,与投资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Topnew铜牛电影产业园的参观,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大型国企在这场创新创业大潮中新的自我突破。

第3站:印度商学院(7月23日-7月29日)

最后一周,三校学生一同来到了项目的最后一站--印度的海德拉巴,在印度商学院学到了许多有关亚洲新兴市场的知识,课程围绕产品估值,成本核算,投融资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引导学生们认真核算产品成本,如何面对投资和股权的分配。

软件外包是印度最为主要的产业之一,而海德拉巴则被誉为“印度的硅谷”,这里汇集了谷歌、微软、facebook等众多著名公司的海外研发中心。学习期间,学生们参观了DBS等知名企业,近距离接触了产品研发的不同环节,对印度创新创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一天,学生们将三周所学学以致用,做出了精彩的汇报展示。课余时间,大家还一起享用了印度的美食,游览了当地的市场,感受了不一样的南亚文化,与三个国家的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项目特色

今年三校项目在汲取去年经验的基础上,除了突出“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体验亚洲创新创业文化,构建创新创业网络”的项目主旨外,更提出将商业计划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分段教授,通过结合各个国家的特色和商业环境,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体会到创业的不同阶段应该了解的侧重点。

项目感言

郭书宇:

乘清华的船,我们成为世界的水手,去往所有港口。在新加坡和印度,我们在三周中与数十位优秀的三校同学朝夕相处,结为莫逆。三周里,既有知识的甘霖,又有七月的海风与雨露。如果重来一次,我也一样会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这次项目。感谢三位老师和队友们的所有帮助、指导和关爱,与你们同行、同学,三生有幸。

顾楠:

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我在不到一个月的交流里最大的收获是跳出了自己熟悉的圈子——在课堂与参观中开拓自己的商业和创新思维,在小组交流感受不同的文化的碰撞,感受新加坡人的认真和严谨、印度人的自信和思维的跳跃,在一次次的presentation中得到了锻炼,也收获了沉甸甸的友谊。

王泽泰:

x-lab的老师们精心组织了这次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花园城市新加坡、新兴市场印度非常独特的商业生态和风土人情。能和一帮聪明伶俐、好学会玩的小伙伴共度这个难忘的夏天,我觉得特别幸运!谢谢老师们的费心安排,也谢谢小伙伴们的陪伴。

邱惠怡:

我非常惊喜AIEIP聚集的都不是一群普通的学生。代表东南亚的NUS学生商科扎实敢想敢做,南亚的印度ISB pre MBA学生从业经验丰富思维有趣,那东亚地区的清华学生则聚集各个院系跨学科背景代表——这三个群体所带来的思维碰撞与伴随的文化交融刷新了我很多认知,令人眼界大开。

文 | 温晨、白若琦、郑梦雨、汤胄樱子

图 | 白若琦、郑梦雨、汤胄樱子、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