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环球创新创业之旅 | 意大利站:EIA创新创业夏令营

发布时间:2017-09-11浏览次数:97

欧洲创新学院(European Innovation Academy, EIA)是全球最大的顶级创新创业组织,以优质的创业教育项目闻名,清华大学是EIA在中国内地唯一的高校合作伙伴。今年通过x-lab和EIA双重选拔后的20名队员,由x-lab师涛老师、经管学院Steven White教授带队前往意大利都灵参加EIA创新创业夏令营。

项目开始前一个月,主办方开通了在线平台,参与者可以上传自己的想法,供其他参与者浏览和讨论。在这个阶段,很多发起人已经开始通过邮件招揽成员,创业团队初具雏形。

活动在菲亚特总部旁的Lingotto大楼举行。Lingotto大楼始建于1923年,是菲亚特的厂房,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线,经典的FIAT 500系列车型曾经在这里生产下线。这座曾用电火花驱动意大利汽车工业腾飞的老建筑,现在一半被改造成商场,另一半被都灵理工大学用作教学楼,如今又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接下来的三周中,EIA学员们上午会在这里上课,下午则与团队成员们在一起工作,把自己的想法一步步变成产品。

7月9日下午五点整,团队组建环节开始。来自世界各地超过100所高校的600余名参加者按照报名时选择的技能分别领取绿、红、蓝、黄、白5种颜色的胸牌,分别代表商业、市场、开发、设计、其他。根据创业计划的类别,大楼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参加者们根据自身定位和项目内容互相交流想法。这一天结束时,大部分人都在现场组成了5人的团队,明确了各位成员的分工。不足5人的团队则需要去team clinic继续寻找合适的成员。

第一周——构思

这一周团队首先需要定位产品拟解决的问题,然后初步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明确自身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接下来再进行市场调研,确定用户群体,最终初步构建商业模型和产品原型。以上整个过程都在EIA为团队配备的chief mentor的有力帮助下进行。

第二周——成型

在上一周的基础上,这一时期主要着眼于想法的具体实现。一方面CBO和CMO负责构建和完善商业模型、盈利模式,同时设计和执行市场营销策略;另一方面CTO和CDO开始进行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在此期间,chief mentor、marketing mentor、IT mentor以及design mentor四位导师会全方位提供支持。这周结束时,各团队需要在EIA创业博览会展示产品原型。

第三周——融资

这周项目进入了最后阶段,团队需要制定知识产权的保护计划,进行市场营销的持续优化和改进,规划远期发展,同时形成融资策略,准备演讲。

在活动的最后一天,EIA对各个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估,从大约100支团队中选出了10支优秀团队,这些团队获得了走上讲台向10家VC演讲,并得到投资人分析和点评的机会。共有3位清华同学参加的2支团队成功进入了top 10,分别是张一卉同学作为CEO、李楠同学作为CTO的P_Killer项目,樊华锋同学作为CDO的ARCATALOG项目。P_Killer项目还获得了尼克松皮博迪律所的专利申请奖金。

在宣布完top 10团队后,夏令营就此画上句号,紧张而充实的三周转瞬即逝,队员们依依惜别。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相当数量的项目仍会继续,同时大家还收获了扎实的知识、有趣的经历、难忘的回忆和真挚的友谊。愿EIAer们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用创新创业的火种照亮世界。

感想及建议

师涛 x-lab资深导师 熔点顾问CEO 清华代表团带队导师:

对于在校同学,创业不仅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和人生路径选择,更多的时候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充满快乐和激情的学习体验-EIA2017让我对这一点有非常强烈的感受。来自全球90多所高校、70多个不同国籍的500多位大学在校生,在三周时间里,可以密集的聆听几十位全球最棒的创业者、投资人、创新思想者带来的精彩课程,可以跟本来完全陌生、语言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异国同龄人一起思考、一起挑战、一起欢笑一起闹,这样的机会真的是太难得了,以我所知,全球范围内能提供这样机会的活动和平台也寥寥无几,哪怕是作为创业导师的我,都难免心生羡慕,如果二十年前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机会,那将是多棒的经历啊。在这个过程中,我观察到咱们清华团队同学们的状态,从开始的拘谨、陌生,到很快的全身心投入和全情付出,相信每位同学都get到了足够多的知识、见识、友情和美好记忆。作为清华大学第三次派队参加EIA的x-lab带队老师,我深深的荣幸,更从这一次齐集都灵的近百位全球顶尖创业导师和投资人,从我们经管学院的Steven White教授,从100多个学生创业团队身上学到很多。相信未来参加EIA的同学们也都能带回这么丰硕饱满的收获与记忆,一起期待,一起加油吧!

Steven White x-lab学术副主任 经管学院副教授 清华代表团带队导师:

This is an amazing opportunity for Tsinghua students to interact closely with their global peers: smart, ambitious, entrepreneurial students from so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It is also a rare opportunity-- there are very few chances to work together so closely for 3 intense weeks.  And through that, to learn a lot about others and perhaps even more about yourself.

The program combines insightful presentations on several topics each day that relate to the stage of the projects'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nters are top people in their fields.  This is a rare opportunity to learn from leading entrepreneurs, consultants, investors and other experts in each aspect of the entrepreneurial journey.

I was particularly proud of our Tsinghua students, who led or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ir teams.  While learning a lot, they also showed what capabilities we have here in China-- drive, critical thinking, energy and entrepreneurial savvy. 

I am extremely positive about this program, and will actively encourage those who want to develop their entrepreneurial capabilities in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o join.  I look forward to supporting them in coming years, both as they prepare and participate in the program, and in the following years as they pursue their own entrepreneurial career path. 

黄丹红 Alice 美术学院 Jamali团队CDO:

大家在来之前要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比如是认识世界各地的朋友然后一起愉快的玩耍?真的想拿到风投?还是就是想感受一下创业初始阶段的头脑风暴?你的侧重点不同那么你选择的队伍也会不同。

如果你想进入top10,那在选择队伍的阶段一定要多跟组员沟通,发现聊不到一起就马上换组,不要不好意思,大家都只有3周而已,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很珍贵。如果你很在意结果,建议你自己带项目来,自己做CEO自己掌控节奏,这样team的效率会很高(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说多了都是泪)……几十个项目总会有很多是很水的,大部分的项目国内都有人做过了,只是他们不知道。所以新的idea很重要,如果idea太老,带着做好的app来的组也进不了top10。

如果你带着自己的专利来,那么你已经赢了一半,因为风投们才不管这个创业小组是不是刚组建3周的,他们只想看到能够直接投产的项目,所以如果你只有一个模型而没有具体的产品和技术,那也是很难进top10的。

当然了,进不进top10不是最重要的,大家这三周过得开心在各种领域内有所收获这就足够啦!

温馨提示,无法接受天天披萨意面汉堡的同学,请自行带电煮锅带餐具带泡面火锅底料大米等…(认真脸)因为hotel sharing没有厨房,下课回来只有一家餐厅+麦当劳是开着的……小组讨论天天直到8点关门才结束的组真的是吃饭无门……在餐厅每顿饭都10欧左右,预算有限的同学请注意……囧

最后祝大家一切顺利,愉快地度过EIA都灵的三周~~成功进入top10!

邓桦 Dora 经管学院 WorldKid团队CEO:

大家来EIA的目的各不相同,对于我,则与第一天课程讲到的态度不谋而合,即是努力让自己不舒适。每天都在遇到困难,在困难中沉浮挣扎,最终对创业、对自己、对未来都有了新的认知,这份认知对于我来说是最大的收获。

张一卉 Zoe 环境学院 P_Killer团队CEO:

我们的小组从最开始人员不足只能去clinic招募成员,然后在缺少设计和金融人才的情况下由四个工程专业和一个管理专业的来自5个国家的小伙伴开启了我们的startup之旅,尽管过程中有一些坎坷但最终我们组拿到了top10的成绩,并得到了尼克松皮博迪律所的专利申请奖金。

对于我来说这次的经历是宝贵的,EIA不仅仅可以学到创业的知识,同时EIA是一个平台,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不同思想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再有EIA的节奏很快,你需要充分地利用时间,每天的课程之后就是小组作业,基本属于连轴转,如果你是CEO的话,你的任务可能会更重一些,不过能学到的东西也就更多!参加EIA最初的组队一定要认真对待,他会决定之后和你一起工作的小伙伴。如果你能有一个自己的idea,希望大家在参加之前发布到平台上,这样有利于组建自己的团队。如果你没有什么idea,那在出发前也想一想自己喜欢或者擅长什么到时候可以更好的介绍和推销自己。

希望以后的小伙伴来EIA会有更大的收获哦~

马春玄 化工学院 Jamali团队CTO:

三周的EIA都灵之行对于我而言真的是一次非常特别的体验,非常开心认识了一群有趣的小伙伴,也收获了很多难忘的经历,在这里,真真切切可以体验到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和交融。而除了项目本身全方位的创业引导以外,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永远不要太早否定自己,只要你大胆地去想、去表达、去尝试,改变世界似乎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

谢晓明 经管学院 Generation Run团队CDO:

EIA的经历对我来说尤其难能可贵,首先,在互联网创业方面不仅学习到了一套完整的创业流程和实操手册,更是深深的体会到创业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和严谨的态度;其次,我所在的小组5个人来自4个国家,这种全球化团队的工作经历让我有机会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开拓了我的视野。

李非凡 美术学院 TornaJob 团队CDO:

EIA的经历让我十分难忘,在平淡的生活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队友们。之前与外国人的接触也不少,但是和外国人一起组队工作还是第一次。我的队友加上我分别来自五个不同的国家,大家的做事方式和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东方人非常积极努力,为了尽心完成好工作可以不分昼夜,比如我自己。但是西方人在努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劳逸结合,必须要保证一定的休息时间才能在工作时全身心投入。但是总体上我们是个和谐的团队,而团队合作融洽与否是创业团队能否成事的关键之处,在许多嘉宾的演讲中也多次提到团队的重要性,所以我还是很荣幸能遇到我的组员们,不仅在工作上比较顺利,在闲暇时光也结下了深刻的友谊,比如一起去佛罗伦萨旅行,一起去酒吧为队友开生日派对。

另外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的创新能力在某些领域已经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相媲美甚至赶超他们了,经常有些团队想到了觉得不错的点子,然后中国的同学就会告诉他们这在中国已经非常普遍了。这一点让我非常自豪。我觉得一味追逐西方国家,认为他们什么都是好的先进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很多方面,我们应该要对自己的国家和国人有更强的信心。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自满,别人的优点要不断学习,切莫武断,切莫一概而论。

还有一点给我感受很深的就是西方人的酒会派对文化了。整体上,相对比中国人的内敛平和谦逊的性格,西方人则更为张扬刺激。相比之下,他们喜欢更艳丽的色彩,夸张的形态,激烈的音乐,情绪更容易高涨。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现象,我努力理解和融入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很珍惜东西方人之间的不同,享受世界文化的多元。多元是我最爱这个世界的地方。

其次,在活动中遇到了许多“形式”的中国人,有美籍华裔,有在国外留学不同时间长度的中国学生,有台湾学生,还有来自清华的我们。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是明显感受到西方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程度的烙印。尤其是在国外出生的青年人,他们全盘接受着西方的文化,说着不标准的中文,甚至长相也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有了些许不同,这着实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但同时相似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在异国他乡总能引起共鸣和亲切感,这对于世界各地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种族和文化真的是很有趣的一门学问,我享受的差异,也期待着世界大融合。

卢斯赟 经管学院 We-Fi团队CTO:

EIA最大的关注点,是科技企业的创业计划大赛,我们所需要做的,可能并不是去真的创建一个企业,去拿到投资甚至上市。当然,在这方面确实有成功的案例,不过他们的IDEA背后往往在参加EIA之前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开发、市场调研和实践,已经不属于普通的组队的。对于清华的队员来说,EIA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我的团队。我们可以选择与自己认识的同学组队,选择会说中文的队友,语言、文化上都没有障碍,但这也就失去了EIA跨文化体验的一部分意义。我当时的队伍中有两个伯克利的学生和两个意大利当地人,确实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文化体验。总的来说,EIA开始的几天,中国学生有很不适应的感觉是正常的,外国的行事风格,文化,语言(出来了才感受到英语有多差是真的),都会有冲击感,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push和challenge自己,才能尽可能地在短短的三周里至少融入到自己小团队的集体中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敢说,多表达。会因为文化或者语言的原因(前者更多)而懂不了对方在说什么,没有关系。

三周的体验,可能比较轻松,也可能比较劳累,具体而言是依据你所参与的队伍决定的,不过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对于这方面经验不足的同学来说,项目是比自己前期想象的要更加劳累,这就对我们的交流和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走出了中国传统的comfort zone,才能真正handle住这些压力。不用担心,绝大部分的同学和mentor都是非常nice的人,你们会在项目结束之后保持良好的联系和友谊,甚至真正将自己计划中的startup带入现实。

胡凤兰 新闻学院 MOVER团队CEO:

It’s been an amazing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four individual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For me personally, it was not only about studying entrepreneurship, but also overcoming through fears. Fears about language, communication, previous experience, etc. But on EIA I was learning something new every single day! I met so many new people, which gave me the chance to not only listen to their stories, but to know myself better. I am also grateful to my MOVER team for all laughs and trust, never laughed so much in 20 days! And of course, Italian gelato was very very yummy!

杜晓希 生命学院 MOVER团队CMO:

EIA的夏令营相当于一个浓缩版的创业孵化器。从市场定位、商业模型构建、产品开发等,直到对接VC的整个过程,主办方都邀请到了各行各业的牛人讲授知识、指导实践,非常具有系统性,同时给人带来很大启发。作为没有创业经历的人,每天接收的信息量和工作强度都很可观。如果参与的创业项目与自己知识储备没有关联,会感觉到压力着实不小。不过只要认真思考、总结,坚持前行,最后会发现自己已经脱胎换骨了。

活动参与者的文化和学科背景高度多元化,在这里每天都能感受到不同思想的交融和文化的碰撞。我加入的团队中有聪明体贴、执行力极强的华裔俄罗斯姑娘;表面不羁放纵爱自由,实则认真踏实的意大利黑客小哥;稳重靠谱的埃及裔阿联酋小姐姐;活泼可爱的菲律宾裔美国小鲜肉。三周看起来非常短,但在此期间五位成员80%以上的时间都待在一起相互协作,为一个共同目标努力,因此建立了牢固的友谊。在结识不同背景的朋友这件事上,这个夏令营比留学一年“效率”还高。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决定参加EIA,首先请把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度过。其次,引用Steven White老师的话,当你在networking时,你可能是很多外国友人人生中见到的第一个中国人,你给他们留下的第一印象直接关系到你的国家、你的学校在他们心目中的第一印象,此时你就是你祖国和母校的大使!但不要失去自我,你无法代表所有的中国人,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同时也时刻提醒自己,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请抛弃一切刻板印象,从个人角度去了解你的队友。

文、图 | 2017EIA项目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