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两天三个数亿市值“公司”诞生记 ——2017 三创研究者——自我、团队、商业课程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17-07-06浏览次数:45

2017年6月16日、17日两天,“三创”研究者——自我、团队和商业课程在清华x-lab场地火热举行。27名师生在每天12小时的高强度教学和学习中,烧脑到爆,最终三个团队完成了从一个创意到最终做成估值“数亿”公司的“创业”历程。通过两天的高强度学习,同学们增加了“三创”知识,加深了学科交融,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对学校和老师心怀满满的感激。

开课前一天晚上,“临战”的气氛已经在同学们之间蔓延开。老师要求同学们通过做贝尔宾团队角色自测问卷开启对团队角色的认知。“智多星、外交家、审议员、协调者、鞭策者、凝聚者,执行者……大家各自对照测试结果,加强了对自己认知的同时迅速展开行动,团队的抢人大战旋即展开:游说、展示,通过竞争大家达成了优势互补,各个团队迅速组建完成。

李纪珍老师在开场课上把创新的重要性、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公司治理、公司组织结构对商业项目成败的影响推上了相当的高度。柯达相机的案列起伏跌宕,环环入扣,从一个胶片界的霸主,到数码相机的发明者,然后被数码相机打败,其中涉及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基因等在让同学们深感震撼。

接下来,黄尔诺老师的《团队合作与竞争训练》让大家在极短时间内熟悉规则并进入角色,由同学团队组成的不同“国家”和不同“公司”之间迅速展开竞争,很快同学中就诞生了“富豪”和“贫民”,其间引发的一些诚信与商业利益以及公司间博弈有关的思考也为同学们津津乐道。

随后吴家煜老师的设计思维课,层层深入,通过把思维外化成一些元素的方式,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寻找可能的创新点让大家脑洞大开。很多有趣有用的点子,在绞尽脑汁的时刻逐步迸发出来,然后通过集体投票的方式,深入讨论每个点子的创新性、可行性和意义。最后大家项目方案真的和最初设想有了很大不同。

课程第二天,计算机系的大牛崔勇老师首先开讲。他亲身经历了互联网从web1.0到web4.0的发展过程,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见证者,因此他对案例信手拈来,生动有趣,视野博古通今,阐述的“时代大势”的道理清晰可见,听完这个课,有的同学直呼“坐不住”了,要干点事。

久经创业“沙场”的王彦老师是华尔创投的创始人,长期一线的创投使得他上来就单刀直入教大家“创业散打”,带来项目和投资让同学们展开激烈讨论,感受一线创业和做研究的个中滋味。

陶峰老师讲授的商业计划修炼源自于是自己多年来的感悟与经验,干货满满。什么是创新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如何提高创业融资的很功率、投资人如何看项目、如何识别机会、如何选择市场、什么是商业模式……娓娓道来。

毛东辉老师是清华x-lab的执行主任,她从“u”型理论讲起,为大家从哲学高度讲述创新的精神图谱。创业精神从依赖于我们的大脑到依赖于我们的腹,我们的双手含义悠远。多明戈案列中,《重返荣耀》中威尔史密斯和马特达蒙用手把高尔夫球击出好成绩的影像让人感觉到创业者的精神特质。

此次课程是清华x-lab举办的第二期三创研究者课程,课程旨在结合多渠道的实践学习资源和优质的企业导师、跨界教师资源,为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提供在专业课堂上学不到的商业创新思维的知识和体验。解决学科团队背景单一化、研究者自我意识强、团队协作不够多样化等问题。

另据悉,去年第一期三创研究者结课后,有的同学已经率领公司获得了风险投资。开启了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文、图 | 周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