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校长杯十强故事汇 || BAT反无人机系统:低空安全守卫者

发布时间:2017-05-31浏览次数:255


本期主角:全盛科技

全盛科技团队,2016年9月加入清华x-lab。全盛科技的BAT反无人机系统,通过声、光、电多种侦测技术融合,利用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形成远、近结合的低空防御系统,对低空无人机进行侦测,跟踪,识别和管控。系统包括前端侦测传感器进行探测跟踪与识别报警,联动式智能干扰设备对无人机进行干扰和压制,后端管理平台对全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以及移动式单兵无人机电磁干扰枪用于定向压制,系统灵活配置适用于各种场景,保证低空领域的安全需求。

团队成员

叶方全,工学硕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吕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MBA;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工学硕士

刘霈霞,工学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故事开启……

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2016年8月,一群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组织了一场同学聚会。工科生的话题总是三句话离不开老本行,聊着聊着,就讨论起了无人机的发展。大家纷纷表示,在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被应用到各种场景的今天,无人机难以防控,黑飞现象屡禁不止,安全隐患日益增加,很多大型会议、体育赛事的低空安全防御、工业设施等,都没有找到一种在区域内简便、有效的防控无人机的方法。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正在寻找创业方向的叶方全和吕盛,觉得构造低空安全防御系统将会有很大的需求,加之两人都有无线电、信息工程的教育背景,于是琢磨着朝这个方向出发创业。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叶方全和吕盛立刻交换了想法。在比较充分地了解市场并分析出自身的优势后,两人在2016年9月成立了全盛科技。

苦中作乐,甘之如饴

与许多走出象牙塔就创业的人不同,叶方全和吕盛已经有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创业前,一个是所在企业的执行总裁,另一个是单位的高级销售经理。多年的工作经历意味着在资源整合、人脉、管理、市场观察等方面的经验,带给了这两个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更多的优势和便捷。

但与此同时,他们必须放下在原工作单位已经取得的一切,从头开始。创业之初,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是比一般创业者更大的身份上的转变——在自己创办的公司里他们身兼数职:老板、搬运工、采购员、销售员、设计师、司机……任何事情都需要他们亲力亲为。全盛科技CEO吕盛在谈及这样的生活时,用“苦中作乐”四个字来概括,但正是这样的“乐”,让他的生活“充实,并且更有意义”。

叶方全和吕盛都是工科背景出身,始终相信“实业兴邦”这个词。“一直以来,都想利用专业知识做实业,这下子也算实现了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吕盛说,“创业的过程虽然艰辛,但自我价值也因此得到了实现。”

扬长补短,快乐创业

由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叶方全和吕盛在管理运作和市场判断等方面显得更加老练,也相对得心应手。回顾创业至今遇到的困难,吕盛认为是“人才”。

全盛科技的两个创始人叶方全和吕盛,学历都是硕士研究生。而不少地方的招商引资政策都青睐博士和海归,因此在申请时,公司难免吃亏。但在吕盛看来,这个问题会慢慢得以解决。目前公司正在努力引进技术人才,现有成员也在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进一步提升能力。

另外,开始创业后不久,全盛科技便加入了清华x-lab。在清华x-lab,吕盛参加了创业创新培训课程,对于理解商业模式、产品设计与开发、初期营销、团队组建与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了更好的把握。全盛科技在融资对接和申请政府政策资金等方面,也得到了清华x-lab的支持和帮助。

如今的全盛科技正在马不停蹄地前进:工程样机正在安装调试、软件管理平台也在开发完善中。“因为做着想做又有意义的事情,创业很快乐,自己也充满干劲。”吕盛说。